食品发酵专家陈功:传统工艺与食品安全并不冲(2)
第二,可以采用传输带、机械臂等机械化的操作。比如,在新鲜蔬菜入池和酸菜出池时,用机械臂抓取,不再由人工操作。很多不卫生的东西是人带进去的,不锈钢的机器比人手要干净。有些不锈钢也能耐酸、耐盐、耐碱,可以在加工厂里使用。在传输带和机械臂无法到达需要人工的地方,要像防护病毒那样全副武装,要穿上洁净的工作服。
第三,用直投式乳酸菌进行发酵。传统工艺是自然发酵,采用直投式乳酸菌人工发酵,可以缩短至少一半的发酵时间。自然发酵需要半年的,现在三个月就能完成。传统工艺下,夏季气温高,发酵时间短,但容易感染杂菌。冬季虽不容易感染杂菌,但发酵时间长。直投式乳酸菌人工可控,能增加酸菜风味,不受气候限制,还可以实现规模化生产。
新京报: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能否并存?
陈功:这是可以的。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形成了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并存的局面,搞现代化的同时不能忘记传统。有的泡菜厂会有泡菜(酸菜)坛,这个坛子就是老祖宗发明的原始的生物反应器,用它来代替土坑和盐渍池。我2000年前就跟泡菜厂的老板讲过,一定不要丢掉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,要作为一种工艺保留下来。
新京报:如何在现代化生产中保留传统工艺?
陈功:现代化生产,实际上也是对传统工艺的传承。因为酸菜发酵的原理都是一样的。我们没有改变它,只是用机械、生物、信息技术来代替手工,并不会改变酸菜的风味。传统工艺的特点是规模小、产量小、操作不便,不容易规模化,清洁卫生不容易保证,当然投资也少。现代化机械生产容易保证食品安全,但投资大。一个现代化工厂投资1000万元以上,可以达到年产2000吨到5000吨酸菜的能力。年产上万吨的加工厂,投资至少要5000万元以上。

陈功(左二)在工作中。受访者供图

“建立可追溯的生产体系”
新京报:食品安全事件会对酸菜产业产生哪些影响?
陈功:出现这个问题后,有些人不敢吃酸菜了。我刚刚和一个泡菜厂老板见面,听他说,确实对市场冲击很大,酸菜卖不掉了。但这件事对行业也有促进作用,要把坏事变成好事。华容县酸菜产业做得不错,我10多年前去过华容。最近我了解到,华容县政府对此很重视,将出资补贴建设专用的盐渍池。
新京报:酸菜产业发展过程中,如何保证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?
陈功:第一是要诚信经营,食品安全无小事,一定要严守食品安全底线。从生产的标准规范着手,宁可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,实现清洁化生产操作。
第二要建立从原料种植、生产加工、储存销售,一直到餐桌的可追溯体系。从种菜开始,就不能用高毒、高残留的农药,不要过度使用化肥。加工要清洁规范,储存销售不能漏袋或胀袋,低温储销最好。在吃酸菜的时候,一扫条码,就知道生产日期、生产厂家、指标是否符合安全标准。出了问题,也可以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,每个环节都可追溯。
第三要加大现代化改造和培训,采用专用盐渍池。一般用50吨到100吨的盐渍池比较合适,大的可达到200吨。池子过大,入菜、出菜管理不便,而且如果制作过程中出现失误,会造成更大损失。

现代化酱腌菜加工厂内景。受访者供图
新京报:酸菜产业今后该如何发展?
陈功:酸菜产业要实现从传统手工到规模化,再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。酸菜产品要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同时,向健康、营养、多元化的方向发展。清洁化标准化、机械化智能化的生产,就是酸菜产业发展的趋势。
另外,现在年轻人的消费需求与以前不同了,讲究低盐低酸,酸菜盐分含量很低(小于2%),酸的含量也低(小于0.3%),适合直接食用。低盐高酸的酸菜用于方便面调料包,而高盐高酸的产品已经被市场淘汰了。
文章来源:《食品与发酵工业》 网址: http://www.spyfjgy.cn/zonghexinwen/2022/0504/2038.html